需要鉴别的疾病 | 主要鉴别点 | 常用检查方法 |
脂溢性皮炎 | 皮损边界不清,鳞屑油腻呈黄色,常伴有瘙痒,好发于皮脂溢出部位如头皮、面部、胸背部等。 | 皮肤镜检查、真菌检查(排除真菌感染) |
头癣 | 头皮出现鳞屑性斑片,伴有断发、脱发,常有瘙痒,儿童多见。真菌检查阳性。 | 真菌直接镜检、真菌培养 |
二期梅毒疹 | 常有不洁性接触史,皮损呈铜红色,可伴有全身症状如发热、淋巴结肿大等。梅毒血清学检查阳性。 | 梅毒血清学检查(如RPR、TPPA等) |
许多炎症性皮肤病都可能表现为红斑、鳞屑,容易与寻常型银屑病混淆。以下几种是临床上常见的需要鉴别的疾病:
1. 脂溢性皮炎: 这是较常与寻常型银屑病混淆的疾病之一。脂溢性皮炎的皮损边界通常不清,鳞屑较薄且油腻,呈淡黄色或黄褐色,常伴有显然瘙痒。好发于皮脂腺丰富的部位,如头皮、面部(特别是鼻唇沟、眉弓)、胸背部等。而寻常型银屑病的皮损边界清楚,鳞屑厚而干燥,呈银白色,刮除鳞屑后可见薄膜现象和点状出血(Auspitz征)。有时,头皮的脂溢性皮炎和银屑病可能同时存在,这时需要仔细观察皮损特点并结合其他部位的表现进行鉴别。
2. 慢性湿疹: 慢性湿疹的皮损常呈暗红色或棕褐色,皮肤增厚、粗糙,表面可有少量鳞屑或痂皮,常伴有剧烈瘙痒。病程长,易反复发作。组织病理学检查有助于鉴别,慢性湿疹表现为表皮棘层肥厚、海绵水肿,真皮浅层淋巴细胞浸润;而银屑病则表现为角化过度、角化不全、Munro微脓肿、表皮突规则下延等特征性改变。
3. 扁平苔藓: 扁平苔藓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,典型皮损为紫红色多角形扁平丘疹,表面有蜡样光泽,可见Wickham纹(细小的白色网状条纹)。常累及口腔黏膜,出现白色网状或树枝状损害。组织病理学检查可见表皮角化过度、颗粒层楔形增厚、基底层液化变性、真皮浅层带状淋巴细胞浸润等特征性改变。
寻常型银屑病需要与哪些疾病鉴别检查是很多患者关心的问题,我们需要排除是否炎症性皮肤病.某些感染性皮肤病也可能出现类似银屑病的皮损,需要仔细鉴别:
1. 头癣: 头癣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头皮疾病,主要表现为鳞屑性斑片,伴有断发、脱发,有时可见脓疱或脓癣。真菌直接镜检或培养可以发现真菌菌丝或孢子,有助于诊断。而寻常型银屑病头皮损害通常为边界清楚的红色斑块,覆有厚厚的银白色鳞屑,头发呈束状,但一般不引起断发或脱发。
2. 二期梅毒疹: 二期梅毒疹是梅毒螺旋体感染引起的全身性皮疹,可表现为多种形态,包括斑疹、丘疹、斑丘疹、鳞屑性斑块等。皮损常呈铜红色,可累及掌跖,伴有全身症状如发热、头痛、淋巴结肿大等。梅毒血清学检查(如RPR、TPPA等)阳性可确诊。寻常型银屑病一般不引起全身症状,梅毒血清学检查阴性。
银屑病有多种类型,除了寻常型外,还有关节病型、脓疱型和红皮病型。这些类型有时需要与寻常型银屑病进行鉴别: 寻常型银屑病需要与哪些疾病鉴别检查要考虑到银屑病的其他类型.
1. 关节病型银屑病: 约有5%-30%的银屑病患者会发展为关节病型银屑病,表现为关节疼痛、肿胀、僵硬,甚至畸形。关节症状可出现在皮肤症状之前、之后或同时。X线检查可见关节间隙狭窄、骨质破坏等改变。
2. 脓疱型银屑病: 脓疱型银屑病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类型,表现为红斑基础上出现大量无菌性脓疱,可伴有发热、乏力等全身症状。根据皮损分布范围,可分为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和掌跖脓疱病。
3. 红皮病型银屑病: 红皮病型银屑病是银屑病中较严重的一种类型,表现为全身皮肤弥漫性潮红、肿胀、脱屑,可伴有发热、寒战、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。常由寻常型银屑病治疗不当或感染等因素诱发。
1. 组织病理学检查: 组织病理学检查是诊断银屑病的金标准。典型表现为角化过度、角化不全、Munro微脓肿(角质层中性粒细胞聚集)、表皮突规则下延、真皮乳头层毛细血管扩张充血等。但需要注意的是,早期或不典型的银屑病皮损可能缺乏特征性组织病理学改变,需要结合临床表现综合判断。
2. 皮肤镜检查: 皮肤镜可以放大观察皮损的细微结构,有助于鉴别诊断。寻常型银屑病在皮肤镜下可见均匀分布的点状血管、白色鳞屑、规则的红色背景等特征性表现。
3. 血常规、血沉、C反应蛋白等: 这些检查可以评估患者的炎症状态,有助于鉴别感染性疾病。部分银屑病患者血沉、C反应蛋白可能轻度升高。
4. 真菌检查: 对于头皮或指甲的皮损,需要进行真菌直接镜检或培养,以排除真菌感染。
5. 梅毒血清学检查: 对于有不洁性接触史或怀疑梅毒的患者,需要进行梅毒血清学检查。
寻常型银屑病需要与哪些疾病鉴别检查,需要做相关的检查才能够进行区分.6.X线检查:主要用于关节型银屑病
除了上述疾病外,还有一些罕见疾病或特殊情况可能与寻常型银屑病相似,需要仔细鉴别:
1. 副银屑病: 副银屑病是一组病因不明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,包括点滴状副银屑病、斑块状副银屑病、苔藓样糠疹等。皮损形态多样,可与银屑病相似,但组织病理学改变不同。
2. 蕈样肉芽肿: 蕈样肉芽肿是一种罕见的皮肤T细胞淋巴瘤,早期可表现为慢性湿疹样或银屑病样皮损,病程长,可逐渐进展为斑块、肿瘤。组织病理学检查可见表皮内异型淋巴细胞浸润,有助于诊断。
3. 药物性皮疹: 某些药物可能引起银屑病样皮疹,如β受体阻滞剂、锂盐、抗疟药等。停用相关药物后皮疹通常可消退。
温馨提示一下,寻常型银屑病的诊断并不是易事,需要与多种疾病进行鉴别。以下是几个患者常问的问题,希望能帮助大家:
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,帮助疾病的好转.